炎性乳腺癌的分类与分期
章节:炎性乳腺癌的诊断与处理3/6
目录
分类
临床上IBC应包括原发性IBC和继发性IBC,而隐性IBC则是病理概念中的IBC。从广义上讲,IBC可分为3类:①临床有炎症样体征,组织学有真皮淋巴管浸润;②临床有炎症样体征,组织学无真皮淋巴管浸润;③临床无炎症样体征,组织学有真皮淋巴管浸润。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继发性IBC与原发性IBC应该采取相同的治疗原则和策略,由于两者治疗后有相似的5年和10年生存率。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不该将继发性IBC归入IBC,认为继发性IBC的概念忽略了局部晚期乳腺癌与IBC在临床和预后上的区别。
对于诊断为IBC的患者,病理检查是否能够看到皮肤淋巴管癌栓,对于患者的预后有很大影响。Ellis通过对临床诊断为IBC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根治术后存活5年以上的患者,无1例在乳房皮肤淋巴管内发现癌栓。也就是说,行根治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存在淋巴管癌栓的患者,无1例存活5年以上。他认为只有发现真皮淋巴管浸润才能确立IBC的诊断,并将具备该病理特征的乳腺癌命名为乳腺真皮淋巴癌病(dermal lymphatic carcinomatosis)。但是,目前多数学者仍坚持认为仅有临床特征或组织学特征均可建立IBC的诊断,只不过有组织学特征的IBC的预后更差。
分期
(1)TNM分期:T4d即IBC,N和M不限。包括T4dN0~2M0(Ⅲ B期)、T4dN3M0(Ⅲ C期)、T4dN0~3M1(Ⅳ期)。
(2)哥伦比亚分期D期。
(3)IGR(institut gustave-roussy)分期:PEV2,乳腺红、肿、热的范围<1/2乳房;PEV3,乳腺红、肿、热的范围≥1/2乳房。
系统医学科普站点:天山医学院, 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3870.html
乳腺癌的术前治疗
- 1可手术乳腺癌的术前处理与准备
- 2可手术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
- 3原发性乳腺癌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 4绝经后乳腺癌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
- 5绝经前乳腺癌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
- 6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与新辅助化疗的对比研究
- 7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评价
- 8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应用
- 9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应用前景
- 10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的定义
- 11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历史的演变
- 12局部晚期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安排
- 13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
- 14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的概念
- 15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目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 16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适应证
- 17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的准备
- 18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药物、方案和用法
- 19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相关的病理、生物学因子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