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液质概述
本《肿瘤恶液质》栏目下将“恶病质”统一为“恶液质”,将“病人”统一为“患者”,将“癌症”统一为“肿瘤”,将
Cachexia是一个后拉丁语名词,来源于希腊语名词kachexia,意义为“坏状态”(bad condition),是一个合成词,由两个词根κακός(kakos)“bad坏&
在历史上,cachexia曾经有很多不同名称,如wasting(消耗)、wasting syndrome(消耗综合征)、hypercatabolism(高分解代谢)、protein-energy wasting(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energy wa
恶液质是一种被严重低估、远未认知的严重临床症候群。它的发病率因原发病不同而异,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的5%~15
人类对恶液质作为一种症状或体征的认识已经有几个世纪的历史,公元前460—前377年,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of Cos或Hippokrates of Kos)曾经写道“the
恶液质是人体在原发疾病基础上出现的显著消瘦、贫血、精神衰颓等全身功能衰竭现象,按其成因及原发病,恶液质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发病原因分类一、原发性恶液质:特指恶性肿瘤
恶液质可见于多种急性、慢性疾病如肿瘤、AIDS、COPD、多发性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家族性淀粉样神经病(familial amyloid polyneuropathy)、风湿性关节炎、卒中、慢性肾病、
心脏恶液质(cardiac cachexia)是CHF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是不良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2003年Anker等报道,在门诊治疗的CHF患者中,随访48个月,34%的患者发生恶液质。在排除其他导致
尽管肿瘤恶液质(cancer cachexia)的患病人数位列肺恶液质、心脏恶液质之后,但是,肿瘤恶液质的发病率是最高的,恶性肿瘤伴发的恶液质最为常见。大约50%的肿瘤患者发生恶液质,上消化
垂体恶液质
垂体恶液质(pituitary cachexia)又称西蒙兹病(综合征)(Simmonds disease syndrome),其本质是各种原因如垂体瘤、出血、损伤等导致的腺垂体功能减退,进而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表现为全
恶液质的病理生理
恶液质的病理生理非常复杂,目前仍然没有完全阐明,新的观点与老观点有显著差异,见图1-6-1。图1-6-1 恶液质发病机制的老(A)、新(B)观点对比尽管恶液质的出现提示疾病的进展期或终末
恶液质的营养干预
尽管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报告不一(表1-7-2),但是总的来说发病率高、后果严重。表1-7-2 不同部位肿瘤营养不良发生率营养不良是恶液质的一个重要特征,纠正营养不良意义
恶液质炎症抑制
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是催化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转化为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合成过程中重要的限速酶。迄今为止共发现三种COX同工酶:即COX-1、COX-2 与CO
体力活动的作用大规模的研究已经证实: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既是一项有效的肿瘤一级预防措施,也是一项有效的肿瘤三级预防措施。《世界公共卫生建议及健康促进活动》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