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靶向治疗的个体化选择
虽然靶向治疗已经在个体化治疗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实际上仍然有部分患者对治疗无效,存在原发性耐药,如曲妥珠单抗。目前以HER-2阳性(IHC 3+/FISH阳性)作为唯一的选择标准,单药有效率仅为15%~26%,与化疗联合中位缓解时间为5~11个月。此外,有些靶向治疗目前还没有明确的靶点用于预测疗效,如抗血管生成的药物贝伐单抗。相对于靶向治疗昂贵的费用而言,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不亚于新的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有时候会直接导致药物研发失败。
事实上,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未曾中断。以抗HER-2的药物为例,对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等进行了很多探索性的标记,包括PTEN、PI3K/AKT/mTOR、IGFR等能否影响药物疗效的研究,但至今未能找到合适的预测指标。而Averel研究显示,贝伐单抗的疗效似乎与血浆VEGFR的水平相关。毫无疑问,对于靶向治疗预测指标的研究,将成为未来靶向药物研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系统医学科普站点:天山医学院, 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4051.html
乳腺癌药物治疗的进展
- 1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作用
- 2肿瘤血管生成的基础研究
- 3血管生成抑制剂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 4血管生成抑制剂的局限性及发展趋势
- 5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6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拉帕替尼治疗乳腺癌
- 7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阿法替尼治疗乳腺癌
- 8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治疗乳腺癌
- 9作用于V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10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
- 1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来那替尼治疗乳腺癌
- 12非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13新靶向治疗药物
- 14乳腺癌靶向治疗的现状
- 15乳腺癌靶向治疗新药:抗HER新药
- 16乳腺癌靶向治疗新药:抗血管生成新药
- 17乳腺癌靶向治疗研究中的其他新药
- 18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
- 19乳腺癌靶向治疗的个体化选择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