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第三节 致 病 性

Ct黏附于易感细胞表面是感染的第一步。Ct通过微小创面侵入机体后,以硫酸乙酰肝素作为“桥梁”,EB吸附于易感的柱状或杯状黏膜上皮细胞,并进入其内繁殖。在将抗Pmp D抗体与衣原体共同孵育后感染上皮细胞实验中,发现上皮细胞不被感染,说明抗Pmp D抗体对衣原体感染有封闭作用。在感染中后期Ct通过分泌效应蛋白如CPAF干扰宿主细胞MHC分子的表达以及裂解宿主细胞中的角蛋白8,从而抵抗宿主细胞凋亡,维持生存环境的稳定。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通过抑制衣原体的繁殖发挥保护作用,同时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又可引起宿主 ......

——《人类衣原体 螺旋体 立克次体》
书名:《人类衣原体 螺旋体 立克次体》
栏目:人类衣原体 螺旋体 立克次体 > 第一篇 衣原体学 > 第三章 沙眼衣原体与疾病
作者:吴移谋
参编:汪正清,万康林,万康林,丛延广,朱军民
页码:36-3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