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流行病学]第四节 血脂水平差异的分子流行病学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是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多种危险因素的结果,概括为遗传与环境因素两大方面。业已证明,血脂异常,如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使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均显著升高。主基因为单一基因的突变,对个体血脂表型的影响极大,但发生率低,受环境因素影响小,最典型的表现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由LDL受体单一基因位点的突变导致血浆胆固醇水平的显著升高,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本章重点阐述多基因变异(多 ......

——《心血管系统疾病流行病学及防治》
书名:《心血管系统疾病流行病学及防治》
栏目:心血管系统疾病流行病学及防治 > 第十二章 心血管病分子流行病学简介
作者:吴兆苏
参编:吴英恺,姚崇华,陈保生,陈捷,董磊
页码:30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