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十一、小肠漂浮征

命名: 1967年Keeffe等著文提及小肠漂浮征(s mall in‐testine flotation sign)。病理基础:大量腹水时,肠曲置于腹水之中,由于腹水的浮力作用,肠曲常漂浮其上,造成肠曲彼此分开,肠间距加宽,可以较大幅度的来回漂动。影像表现:图4‐1‐3‐26小肠漂浮征。小肠漂浮征在仰卧位腹部平片或透视下,表现为含气肠腔之肠曲彼此分离,肠间距加宽,肠曲活动范围较大,萍游于腹腔之内。在立位透视下,见充气的肠曲漂浮于上腹部,而下腹部或中、下腹部为密度较高的腹水影,肠曲较少。 ......

——《消化系统影像学诊断手册》
书名:《消化系统影像学诊断手册》
栏目:消化系统影像学诊断手册 >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的征 > 第一章 空腔脏器 > 第三节 十二指肠和小肠 > 钡剂检查
作者:李文华 徐文坚 耿海
参编:曹来宾,夏宝枢,张通,刘凯,冯磊
页码:50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