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四十九、幽门山雀征

命名: 1980年Swischuk等著文提及,其后幽门山雀征(pyloric tit sign)被影像诊断引用。病理基础:由于幽门狭窄阻止了蠕动波向前推动,所以胃窦发生了持续性蠕动,企图将蠕动波推过梗阻区。影像表现:钡餐造影像由于幽门狭窄,正常蠕动波不能顺利通过幽门,而在胃窦小弯形成局部隆起,状似山雀样改变(图4‐1‐2‐。鉴别诊断:胃窦幽门前区肌壁结构复杂,部分单纯幽门管的环形肌肥厚,部分伴有幽门前胃窦环形肌和纵行肌不同程度和不典型增厚,以致局部多种形态改变,只要了解其形成因素,不难解释该区的不同表现。 ......

——《消化系统影像学诊断手册》
书名:《消化系统影像学诊断手册》
栏目:消化系统影像学诊断手册 >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的征 > 第一章 空腔脏器 > 第二节 胃 > 钡剂检查
作者:李文华 徐文坚 耿海
参编:曹来宾,夏宝枢,张通,刘凯,冯磊
页码:464-46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