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散点图临床应用
随着当代信息科学的迅速发展,医学技术中的新面孔日益增多。心电散点图的理念于20世纪90年代从国外传入,经过在国内十多年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用于海量心电数据分析的实用型......
解剖结构和电生理秉性是整个心脏电生理系统和其中各个子系统的行为基础。人体的整个心电系统是一个由无数子系统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巨系统,每一个同质的行为模式都是一个独立......
窦性心律并不是绝对匀齐,而是在一定范围内不断地根据生理需求发生变化。在反复发生同一心律失常时,由于窦性心律的心率变异性,决定这些心律失常的散点每次都会随窦率的变化产生......
窦性心律失常(sinus arrhythmia)是窦房结起搏或传导发生改变或异常的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早搏和窦房传导阻滞(见第十二章)等。由于心电散点......
一般情况下,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在60~100次/分(目前认为正常范围心率在50~110次/分之间,心率的正常与异常频率划分的绝对值只是人为的划分,正常与异常值之间无绝对的界线,但有一个过......
室上性过早搏动(supra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简称室上性早搏)是在窦性心律或其他异位心律基础上发生于心房或房室交界区(简称交界区)的异位早搏心律。室上性早搏可单个发生......
室上性早搏大多发生在窦性心律基础上,心房与交界区的早搏心电散点图形未发现明显的特征性差异。在窦性心律伴室上性早搏的心电散点图中,连续的窦性心律形成稳态吸引子,图形位于......
室性过早搏动(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简称室性早搏)是在窦性心律基础上发生于心室的异位心律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可单个发生或反复单个发生,也可呈二联律、三联律......
室性早搏大多发生在窦性心律基础上,连续的窦性心律形成稳态吸引子图形,位于45deg;线上。当室性早搏发生时,窦性与室性相互转换时的偶联点形成非稳态吸引子,脱离45deg;线,故室性......
心动过速(tachycardia)是发生于窦房结、心房或房室交界区(简称:交界区)或心室的连续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见第六章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交界区性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是位于45°线上的稳态吸引子图形,但在一份动态心电图数据中,室性心动过速一般表现以窦性心律为基础伴有阵发或反复阵发的室性心动过速,而很少见到无休止室性心动过速,在心房或交界区可见到无
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简称房扑)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较室上性心动过速频率更快的规则的心房自主冲动。很多时候,快速发放的房扑激动在穿越房室结时受到不应期的阻止,不能全部下......
由于心电散点图在临床的应用,目前已发现,房颤与房扑的RR间期序列中包含着比其他类型心律失常更为丰富的心脏电生理信息。这些信息的解读为认识动态心电图中的各种心律失常打开......
心房颤动一、持续性心房颤动:持续性房颤呈单一的扇形,扇形在图中的位置取决于其AVNFRP和最慢心率。AVNFRP越短扇形越靠向近端,对房颤扇形的观察证实,不同个体AVNFRP的差异性很大......
心脏内同时存在两个节律点各自独立地发放冲动,两个节律点竞相激动心房或(和)心室,这种双重心律称之为并行心律(parasystole)。一般情况下主导节律点为窦房结,另一个是异位节律点。......
室性并行心律的RR序列表现有多种形式: 单纯性室性并行心律,即类室性早搏节律,提前出现的QRS波,其后有完全代偿间期; 插入性室性并行心律,即室性异位搏动插在2个窦性激动之间; 表现......
房性并行心律的心电图RR序列特征房性并行心律与室性并行心律一样,具有相类似的三个特点:PP'间期不等,P'P'间期相等或呈倍数关系,房性融合波。从传统的心电图上得出此三个特点的诊断......
传统观点认为交界性并行心律较室性并行心律少见,而较房性并行心律多见。但从心电散点图的大量观察中发现,交界性并行心律并不少见。交界性并行心律的心电图RR序列特征交界性并......
传导阻滞(conduction block)可发生于心脏传导系统的任何部位,在心电图上最常见的有窦房阻滞、房室阻滞及束支阻滞,由于束支阻滞可以不出现RR序列变化,心电散点图上无特征性图形表......
窦房传导阻滞是发生于窦房交界区的阻滞,可表现为传导延迟或传导中断。窦房阻滞发生在P波出现之前,在心电图上能充分定义窦房阻滞的证据其实很少,很多情况下诊断窦房阻滞是靠计......
无论房室阻滞或窦房传导阻滞,都表现在基础RR序列中突然出现延长的RR间期,因此在传导阻滞的心电散点图上,除分布在45deg;线上的基础心律的稳定吸引子图形外,还有位于慢减速区与......
逸搏与逸搏心律(escape beats)属于被动异位节律。当上位起搏点自律性低,频率缓慢无法有效带动下位起搏传导系统发动心室除极时,下位起搏点被迫发放冲动进行补偿,称逸搏,连续ge;3......
心电散点图反映RR间期以及相邻RR间期互相影响的关系。传导系统的结构与其构成的起搏细胞的功能决定了逸搏的RR间期(周长)。窦房结由于其结构(长径)比较小,而兴奋的频率范围比较大......
逸搏根据其起源部位不同可简单地分为窦性逸搏、房性逸搏、交界性逸搏以及室性逸搏,如果逸搏次数ge;3次,则为相应的逸搏节律。窦性逸搏窦性逸搏由于其RR间期比主导窦性RR间期......
在心电图中用于宽QRS波(wide QRS complex)鉴别诊断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房室分离被认为是金指标,QRS波电轴、不同导联QRS波的极向等也都是判断QRS波起源的重要依据。尽管如此,有说服......
心脏传导系统中的不应期具有重要的电生理意义,即使心脏的某个起搏点可以无限制地缩短激动发放的时间间隔,激动有效传导至目的地的次数,仍然与传导路径中的不应期......
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中,P-R关系变化所反映的房室分离表现,是室性宽QRS波的确凿证据,但这一指标只适用于窦性心律基础条件下使用。我们已有的临床观察发现,在大样本心电数据中,只......
室性异位心搏室性的图形形态与位置取决于激动起源部位的电生理特征,可能包括心室不应期、起源点的多少、早搏还是逸搏等因素。如果是单源性室性早搏或室性逸搏,联律间期相对固......
窦性心律的变异性系通常所指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通过了解窦性心律的节奏变化,评价人体主自神经功能状态的临床指标。目前检测HRV的方法有时域、频域和非......
正常窦性心律的吸引子图形分布在坐标的45deg;线上。图形的远端较宽,近端较窄,犹如一只棒球拍。目前认为,沿45deg;线方向上的长度代表心率的总体变异度;垂直于45......
窦性心律吸引子图形多态性是对HRV不同类型的表达,心电散点图表达RR间期变化十分敏感,个体化程度极高,与传统的时域频域方法相比,记录干扰形成的伪RR间期不易对分析结果造成明显......
对于心电散点图HRV指标与时、频域指标的关系,多数认为,心电散点图长轴与时域指标SDNN、SDANN显著相关,短轴与时域指标rMSSD显著相关,而且长轴与TP和LF正相关,与HF成分弱相关;散点......
起搏心律(pacing rhythm)是指当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房室结左右束支同时阻滞时,造成严重的心室率缓慢,无法维持人体生理需要时,用外来电刺激控制心脏跳动所产生的心律。由于......
起搏心律常见的有固定频率的起搏节律、心房感知后的心室起搏节律、房室顺序起搏后的心室节律等。固定频率的心室起搏节律当患者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安置单心室VVI起搏器,......
目前的心电散点图是用体表心电图数据做成,但由于其能提供房室结功能不应期等心脏电生理信息,能用几何与非线性分析方法表达心律失常,与传统体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相比,其对疑难......
窦性心律不齐夹杂房性早搏反复频发的房性早搏是射频消融治疗的适应证,而窦性心动过速可用药物控制。多数情况窦性心律与房性心律不难鉴别,但是在显著窦性心律不齐或心房自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