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对儿女教育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
家庭教育所以精彩,就是因为有不同于学校教育之处:两代人的血缘关系、家庭教育的特殊氛围、父母的身教言教等,都具有区别于学校教育的优势。家庭教育如果成功,父母具有不可否定的功勋,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一个人的性格是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的结果,但后天的影响还是主要的。在这方面比较起来,父亲的影响力可能胜过母亲,但有时接触的时间和密切程度也会起很大作用。一般说来,母亲常以女性特征如感情细腻、做事认真仔细、性情温柔等来影响孩子。父亲则显示给孩子以勇敢、坚毅、强悍等男性特征。所以,孩子完整个性的形成有赖于父母双方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但是,面对社会、事业、挫折、困难、人际交往等,父亲的影响力更胜一筹。
母亲教孩子什么?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主要在最初的3~5年。而孩子人生最早的几年对一生的影响极其巨大孩子的学走路、学说话、学思维、学交往等等,都开始于这一时期,在这一时期,和孩子接触最多的只能是母亲。母亲不仅对孩子的生理有着巨大、深刻、长久的影响,而且对孩子的智力、意志、性格、品德等精神方面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母亲给孩子的是爱、是精神。
回顾世界上所有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都可以看到幼年生活的痕迹。同样的研究表明,凡是品行有缺陷的孩子,大多能从父母身上找到产生毛病的踪影。人的许多优点或缺点,其形成的起源,几乎都是在0~6岁期间,这一期间,最有影响力的老师就是父母。良好的家庭教育像涓涓细流,滋润着儿女的心田,沁润着儿女的人格,影响了儿女一生的处世为人。这就决定,家庭教育必须以父母的优秀人格、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为基础。
建设好学习型家庭
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影响人终身的教育,创建学习型家庭是家庭教育适应时代需要的必然选择,是全面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实现全民终身教育目标的最佳途径。
学习型家庭,是指这样一种家庭,即在家长(父母)的引导和主持下,有意识地在自己家庭中营造一种健康、积极的良好学习氛围,通过自身的积极学习体验与获得,不但促使自己进步和发展,而且引导孩子对学习行为引起注意、模仿、尝试、体验,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孩子实现品德与智力的良性发展,也使自己得到发展,达到家庭生活和谐、幸福的目的。
学习型家庭也是一种新型的家庭形态,家庭提供成员有效的学习环境,家庭成员对学习有积极的态度和参与行动,通过个人的学习与彼此相互的分享学习,以促进家庭生活质量和成员全面素质不断提高。学习型家庭虽是学习型组织中的最基本单位,其内涵极为丰富。
创建学习型家庭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①在家庭教育中渗透智育因素;②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依托,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孩子;③发挥榜样的示范力量,努力使孩子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④加强锻炼与培养,训练孩子养成必要的生存技能。
受到尊重是孩子健康个性的渊源
所谓尊重,是社会生活中,人们互相之间的奉重、敬意、宽容、体让。即使在家庭的长幼之间,也应该如此。自尊是自我的尊重,是人的理性需求。孩子也是人,也有被人尊重的需要,家长不能借口孩子“未成人”而忽略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对尊重的需要。父母不尊重孩子,是与当代家庭教育的要求相违背的。父母伤害了孩子的尊严,其影响可能是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孩子失去了尊严,就很难自尊和尊重别人。
说到尊重,自古以来,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孩子尊重父母,可以说尊重父母是我国“孝道”的一个核心内容。我们常见的是孩子对父母毕恭毕敬,俯首帖耳,而父母对未成年孩子稍有不如意又是如何呢?有的父母耍家长权威,盛气凌人,动辄打骂,仿佛不这样就不足以显示为人父母的威信;还有的父母甚至偷看孩子的日记、信件,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等。孩子虽然年幼,但并非真的无知,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观点,有他独立的人格,有他独特的内心世界,也应充分享有人格的尊重,只不过很多时候家长们忽略罢了。
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的最好尊重就是既把孩子当后辈又把孩子当伙伴。
第一,父母指导和支持孩子自己做出决定是十分重要的事,家长不应该替孩子做主;
第二,孩子未必事事不如父母,父母也要向孩子学习,向孩子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发展;
第三,如果孩子有过错,不要对孩子言语虐待更不能体罚;尊重孩子的隐私,善待孩子的过失;
第四,勿用或慎用“不”字拴住孩子的手脚,给孩子多一点成长的空间。
父母尊重孩子,其实也是尊重自己的表现,因为只有在尊重中才可能培养尊重。孩子在父母尊重自己的基础上,才能慢慢培育出自己的自尊心、自信心,才能感受亲子关系的和谐美好,才能更好地尊重父母、孝敬双亲。
- 人体发育与生殖健康
- 人体结构的概述
- 男性性器官的构造和功能
- 女性性器官的构造和功能
- 激素在生长发育和调节生殖系统功能方面的作用
- 我从哪里来?
- 排卵周期
- 生男孩女孩是怎样决定的?
- 为什么会有双胞胎?
- 胎儿畸形
- 什么是剖宫产(剖腹产)?
- 怀孕早期的症状和体征
- 基本避孕方法
- 人工终止妊娠(人流)
- 计划生育
- 不孕症
- 青春期发育与卫生保健
- 青春期性器官的发育
- 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变化
- 喜欢你自己
- 女性性器官的卫生保健
- 男性外生殖器卫生
- 什么是性侵犯?
- 儿童性虐待问题发生情况
- 性侵犯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与发展
- 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
- 我国性侵犯相关法律和规定
- 艾滋病的流行及其影响
- 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
- 如何预防艾滋病
- 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
- 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
- 关系
- 沟通、抉择和技能
- 性别
- 性行为
- 性行为的定义
- 性行为的分类
- 性、爱、婚的关系
- 安全性行为与ABC模式
- 非典型性行为概述
- 非典型性行为的特点
- 非典型性行为的分类与诊断
- 非典型性行为防治
- 同性恋与艾滋病防治
- 性行为的功能与性反应周期
- 中学生恋爱的普遍性
- 恋爱与性行为之间的关系
- 中学生学生性行为的特点
- 中学生性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 中学生性行为对心理健康的危害
- 中学生性行为对自我发展的影响
- 禁欲的意义及其健康影响
- 中学生性行为的自我调控
- 性幻想的内容与意义
- 性幻想与手淫
- 性梦(春梦)与遗精
- 手淫有害论的历史
- 手淫定义与发生率
- 现代医学的手淫观
- 对待手淫要任其自然
- 拒绝不良的手淫方式
- 自我奖酬法减少手淫
- 手淫有害吗?
- 过度手淫能引起阳痿与早泄以及生殖器发育障碍吗?
- 性暴力概述
- 性暴力分类
- 性暴力的防范
- 性交易
- 约会强奸
- 迷奸药及预防迷奸
- 倡导负责的性行为
- 青少年性权利意识
- 男性应担负起责任
- 毒品的概述与分类
- 目前我国社会流行的毒品种类
- 毒品的危害
- 毒品的防治策略
- 吸毒的咨询
- 中国青少年性行为现状及性教育发展的系统评价
- 国外青少年性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中国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版)
- 我国和性相关的法律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