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合成毒品违法犯罪问题对策研究
通过对新型合成毒品滥用危害的评估与滥用群体的分类,在总结云南治理新型合成毒品已取得成功经验但仍存在诸多问题的基础上,将云南禁毒实际与新型合成毒品滥用群体特征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
禁毒工作关系国家安危、民族兴衰和人民福祉,厉行禁毒是党和政府的一贯立场和坚决主张。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禁毒委员会的统一部......
在打击新型合成毒品方面,昆明警方尚无经验可循,只能自己摸索。在打击之初,警方曾想直接渗入娱乐场所,结果因缺乏经验无法打入新型合成毒品滥用群体的圈子。不得已只得采用ldquo......
作为云南禁毒人民战争的主阵地之一,德宏州公安局提出必须提高对新型合成毒品危害性的认识,吸取海洛因取代鸦片时认识不到位的教训,把新型合成毒品危害宣传教育的......
自2005年始,临沧市按照相关要求,结合实际统一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歌舞娱乐场所防范新型合成毒品宣传教育活动。为了保证活动的长期有效,临沧市成立了组织开展歌舞娱......
首先是云南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新型合成毒品问题十分重视,积极着手解决对新型合成毒品的危害认识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到位的问题,坚决从严从重打击新型合成毒品犯罪。......
2007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禁毒法》,并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为应对毒品违法犯罪形势、适应禁毒工作发展需要,在总结多年来禁毒斗争实......
巩固与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家既有双边合作机制,2013年,在3月、5月、10月、11月分别与老、泰、缅、柬、越召开禁毒合作双边会议,签署中老《关于推进罂粟替代种植......
新型合成毒品违法犯罪法律适用在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禁吸戒毒。一是新型合成毒品的成瘾标准确定仍然不是十分科学,直接影响了对新型合成毒品滥用者的处理、收......
与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相比,新型合成毒品体积小,无味,种类多,伪装性好,便于隐藏运输,不易发现,由此给查缉带来很大的难度。由于被查处的概率远低于传统毒品,风险相对较小,从而诱发一部分......
对新型合成毒品滥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新型合成毒品违法犯罪出现晚、发展快,从禁毒执法部门到普通群众再到新型合成毒品滥用者,都还没有对其危害引起足够的重视。从新型合成毒品滥......
19992012年的14年,我国毒品犯罪整体上仍然呈上升态势。历年《中国禁毒报告》数据显示,在1999至2002年的4年间,全国破获的毒品犯罪案件数量和抓获的毒品犯罪嫌疑人人数上......
从云南省历年来打击毒品违法犯罪年度统计表中的各项指标来看,在查破毒品案件数、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人数两项指标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19932000年呈缓慢增长趋势;2000md......
在19992012年的14年间,保山市毒品犯罪整体上仍然呈上升态势。根据历年保山禁毒资料显示,在19992005年的7年间,全市破获的毒品犯罪案件数量和抓获的毒品犯罪嫌疑......
在世界毒潮冲击下,从20世纪80年代起,以金三角为代表的境外毒源对我国的渗透不断加剧。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我国对毒品违法犯罪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国际毒情和......
不断提升发现收戒新型合成毒品滥用人员的能力由于新型合成毒品滥用较之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无明显的身体戒断依赖症状,加之尿检的时效性很强等,因此很难发现并收戒新型合成毒......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与理念的革新,我国的网络迅猛发展,加之禁毒人民战争的深入,各级缉毒部门的打击力度逐年加大,不断挤压着毒品犯罪在现实生活中的空间,为避免公安机关打......
近年来,以我国为目的地的贩毒案件大量增加一是美国次贷危机及希腊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毒品消费能力相对下降,毒品价格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而中国因其市场的互补性较好,相对受......
当代国际关系表明,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频繁往来,国际社会已形成一个互相依赖的整体。在此背景下,毒品和毒品犯罪也必然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化,毒品问题......
毒品预防是指通过各种途径使社会大众了解毒品问题的形成过程与毒品的相关知识,提示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巨大危害,提高民众认知毒品、拒绝毒品的能力,从而构筑全社会防范毒......
毒品之所以成为毒品,是因为其具有四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成瘾性(依赖性)、耐受性、危害性、违法性。但共同特点的背后就是各类毒品在每一特点上都呈现出各自的特性,就以成瘾性与危......
在滥用人群方面,传统毒品滥用群体主要为:青少年、边境居民、流动人口、性工作者、历经坎坷心灰意冷者,等等。如上文所述,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云南新型合成毒品滥用群体中的169个例......
毒品预防在禁毒实践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国家禁毒工作方针的确立、发展、形成的过程与禁毒实践的成效来看,毒品预防在国家禁毒工作的地位日益凸显。而当前毒品预防教育尤其......
戒毒的最终目的就是回归社会。《禁毒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戒毒人员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有关部门、组织和人员应当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
家庭戒毒是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及自愿戒毒等戒毒方式的补充和延伸。一般指吸毒者自己选择在家庭或吸毒者家人将吸毒者安置在家庭中进行戒毒,通过服用戒毒药物、......
2008年6月《禁毒法》的正式实施,是我国禁毒工作法制化建设的划时代里程碑,对于包括云南在内的全国毒品问题的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意义。《禁毒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ld......
戒毒困难,复吸率高,云南是中国禁吸戒毒工作的前沿阵地,云南的禁吸戒毒工作成效直接关乎中国禁吸戒毒工作的成效,直接关乎中国彻底消除毒品问题的成败。云南省由于......
切实加强新型合成毒品治理工作组织领导一是严格履行职责。各级党委、政府要不断增强依法履行新型合成毒品治理工作的责任意识,把禁毒工作作为政治任务和一把手......
保山市遏制吸毒人员考核奖惩办法(初稿)第一条 为加强全市毒品问题综合治理,全力遏制新增吸毒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戒毒条例》《中......
2010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4起毒品犯罪典型案例,皆与新型合成毒品犯罪有关,特摘录如下:案例1:夏志军、何平全等制造毒品、非法持有枪支案一、基本案情被告人夏志军,男,汉族,1978......
2010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四起毒品犯罪典型案例,皆与新型合成毒品犯罪有关,特摘录如下:案例1:唐小平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案例1:唐小平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md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