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四、 临床应用

骨质疏松的定义为以骨强度受损、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骨骼疾病。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但基本的病理改变都是骨基质和骨矿物质含量减少,表现为骨皮质变薄,骨小梁体积变小,变细,数目减少,骨髓腔扩大,骨骼脆性增加而易于发生骨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的升高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受到社会的关注。早期发现骨质疏松,有助于早期进行干预,防止骨质疏松的发展和预防骨折。同时在治疗过程中, BMD的动态随访,可为雌激素的治疗剂量调整提供依据,从而达到既防止骨质疏松及其并 ......

——《核医学》
书名:《核医学》
栏目:核医学 > 第十四章 骨骼系统 > 第二节 骨矿物质含量测定
作者:安锐 黄钢
参编:张永学,匡安仁,李亚明,王荣福,马庆杰
页码:256-257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