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第二节 隋唐时代的眼科学

公元6 ~ 10世纪,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在医学上除继承秦汉时代成就外,因与外族医学有接触,故发展较快。对眼病治疗除内服药外,还介绍了洗眼法、滴药法、冷敷法、热敷法、熏眼法、按摩法等,还介绍了血管翳的钩割法手术。外障49症,其中角膜病及结膜病较多,另有眼睑病、泪器病、眼肌病、虹膜病、眼外伤及沙眼(睑生风粟、胞内凝胶) 、虹膜脱出(蟹睛疼痛) ,前房积血(血灌瞳人)及眼球震颤(辘轳转关)等。复引用《内经》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的五行学说,将眼病进一步与五脏病联系起来,而提倡眼病 ......

——《中华眼科学:全3册》
书名:《中华眼科学:全3册》
栏目:中华眼科学:全3册 > 第一卷 眼科学基础 > 第一篇 眼科学发展史 > 第二章 中国眼科学发展史
作者:李凤鸣 谢立信
参编:朱秀安,赵家良,黎晓新,赵堪兴,王宁利
页码:9-1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