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心内膜标测系统(Endoacdriai Sofutions,n Ic ﹒ ESI)1995年该系统首次应用于临床获得成功,1998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由于它可以实时连续记录心内膜的电位变化并进行动态回放,因此可以从四维的角度(空间+时间)分析心内膜电位的激动变化和传导特点,指导消融。对于心房颤动性消融时在En Site3000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可实时显示消融电极、心腔内的其他标测电极及其电位图,保证了消融经线不在肺静脉内,避免了肺静脉狭窄的发生,既保证了消融点的连续性,又避免了某一点的过度消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