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数目减少及其功能异常、毛细血管脆性或通透性增加、血浆中凝血因子缺乏以及循环血液中抗凝血物质增加,均可导致出血或出血倾向。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肤[ 1 ] 、鼻腔、牙龈出血最多见,还可发生关节腔、肌肉和眼底出血。内脏出血多为重症,可表现为消化道出血[ 2 ] 、泌尿道出血及女性生殖道出血(月经过多)等,严重者可发生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皮肤出血程度评估: 1 )淤点:出血面积直径> 2mm 。皮肤、黏膜受损出血时,应注意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时间,了解化验结果,监测心率、血压、意识状态等。眼底出血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