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七、预后和治疗

恶性胸膜间皮瘤临床治疗较为困难,预后不佳。EPP将恶性胸膜间皮瘤的2年生存率提高到74%,5年生存率提高到39%[ 4],但如此高的生存率仅限于上皮样恶性胸膜间皮瘤,而且是原发肿瘤病变较局限,未见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患者。其他治疗方法主要有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表23-1国际恶性胸膜间皮瘤(IMIG)TNM分期系统。国外研究表明,力比泰(pemetrexed disodium)联合顺铂是目前恶性间皮瘤全身性治疗的新标准方法[ 5]。 ......

——《PET/CT诊断学》
书名:《PET/CT诊断学》
栏目:PET/CT诊断学 > 第三篇 肿瘤PET和PET/CTT显像的临床应用 > 第二十三章 恶 性 间 皮 瘤 > 第一节 概 述
作者:潘中允 屈婉莹 周 诚 刘仁贤
参编:潘中允,屈婉莹,周诚,刘仁贤,潘纪戍
页码:855-85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