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一、微血管内皮细胞

当静脉压增高时,内皮细胞是第一个受累者,它在炎症反应中起关键的作用。有报道称CVI患者足靴区微血管内皮细胞新陈代谢活跃,核糖体含量明显增加,这一证据表明至少在受累静脉的某些区域内存在活跃的蛋白质合成。在CVI导致的溃疡标本中,静脉内皮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黏附分子1(VCAM-1)的含量增加,而E-selectin的表达相对减少。ICAM-1表达于远端静脉管壁和瓣膜内皮细胞上,在组织病理切片上可以直接观察到静脉管壁和瓣膜上的这些黏附分子。CVI及其所造成的皮肤损害的发病机制是十分复 ......

——《血管外科学》
书名:《血管外科学》
栏目:血管外科学 > 下篇 静脉、淋巴疾病 > 第三十五章 原发性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
作者:王深明
参编:李晓曦,包俊敏,卞策,常光其,常谦
页码:505-50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