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恶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更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但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尤其是一些药物治疗,有令人不满意之处。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心肌细胞不同的离子通道,通过改变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不应期和电传导特性,或影响自律性心肌细胞的4相自动除极速度发挥作用。CAST研究显示,长期应用Ⅰ c类抗心律失常药(恩卡尼和氟卡尼)反而增加死亡率(4.5%),并可致心律失常。这引起学者对心律失常治疗的反思,并积极寻找心律失常治疗更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