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是疼痛治疗的重要部分,而不是单纯的治疗补充。教育、认知行为治疗(CBT)、松弛训练、应激处理、催眠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以调节疼痛内在的自我调节,对于慢性非癌痛患者非常重要。这些方法是基于对扣带回前部皮质和皮质下边缘系统对疼痛的情感、情绪反映的调节机制这一病理生理原则的理解。一旦疼痛引起了情绪压抑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它反过来又增加疼痛强度和不愉快感。扣带回前部皮质的作用以及它与皮质下脑结构的功能性联系对于调节行为学习和疼痛的下传抑制是非常关键的。对长期的慢性疼痛患者,四种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是必要的并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