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2. 血小板表达的黏附受体

目前研究认为,血小板表面有两类胶原受体即整合蛋白α 2 β 1(GP Ⅰ a / Ⅱ a)和血小板膜糖蛋白Ⅵ(GP Ⅵ)。2β1可直接与胶原结合,但需要经过由内向外的信号转导转变为高亲和力状态才能实现,而GP Ⅵ在介导血小板与胶原黏附、快速信号转导、血小板活化及促凝活性表达等复杂过程中处于中心位置(表12-.2)是血小板上第一个被确认的胶原受体,依赖于Mg 2 +与胶原结合,但不能诱导酪氨酸激酶活化。2β1在体内多种组织上表达,是胶原和层粘连蛋白的受体,但在血小板上只和胶原结合。同时,血小板膜磷脂的翻转促 ......

——《现代分子心血管病学》
书名:《现代分子心血管病学》
栏目:现代分子心血管病学 > 第二篇 临床分子心血管病学 > 第十二章 动脉系统凝血与治疗的分子基础 > 第四节 血小板血栓形成的分子机制 > 一、血小板的黏附与相互作用
作者:康维强 宋达琳 葛志明
参编:俞冬熠,季晓平,张梅,管军,康维强
页码:345-34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