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血管疾病危险分层的研究进展和再认识,起自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著名Framingham研究,该研究报告中提出“危险因素”这个名词。其次,衍生出“危险分层”,通过循证医学研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量化,从而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半个世纪以来,医学工作者陆续发现许多心脏生物标志物,其中部分心脏标志物已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心脏标志物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了便捷、非创伤性的诊断检验依据。1),它们能够基本反映易损患者的情况,包括易损动脉、易损血液和易损心肌(图8 - 3 -.图8 - 3 - 1易损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