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外学者认为有三种支原体为AIDS协同感染因子,能促使无症状HIV感染者发展为有症状AIDS。它们分别是发酵支原体(M ﹒ fementans)、穿透支原体(M ﹒ penetrans)和梨形支原体(M ﹒ pirum)。直到1986年,从2例AIDS患者尸体的Koposi ’ s肉瘤组织中分离出直径为140~280nm的膜状结构支原体样颗粒,最初命名为支原体,或称“病毒样感染因子”(Virus‐like infection‐cog‐nitus),后来命名为发酵支原体。上述自AIDS患者体内分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