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一、历史回顾

早在1894年,OttoBinswanger描述了一例50多岁的梅毒性进行性麻痹患者,这例病人伴有进展性智力功能衰退,以语言、记忆障碍,抑郁和人格改变为特点,并且合并有下肢运动力减弱和轻度手颤,尸检发现头颅底部的硬脑膜显示有颗粒状沉积,也发现有很小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1962年,加拿大神经病理学J ﹒ Olszewski对Binswanger的原始记录进行了翻阅,结合病人有硬脑膜和室管膜的损伤和梅毒病史,诊断Binswanger记录的病人可能是神经梅毒。 ......

——《血管性痴呆》
书名:《血管性痴呆》
栏目:血管性痴呆 > 第8章 发病机制 > 第三节 白质损伤
作者:田金洲
参编:尹军祥,时晶,刘,程龙,杨承芝
页码:22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