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由病原体而导致的溶血临床较为少见。细菌感染所致的溶血仅见于产气荚膜杆菌和某些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败血症。原虫感染中则以疟疾较易引起溶血,尤以小儿多见。抑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使红细胞内抗氧化物质减少导致红细胞结构不稳定而出现溶血的铜中毒以及芳香族硝基或氨基化合物引起的中毒性珠蛋白小体溶血性贫血等。热是最容易引起红细胞寿命缩短的物理因素。如大面积烧伤后常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且溶血多发生在烧伤后24~48小时内。‐地中海贫血溶血危象36例,阵发性血红蛋白尿(PNH)6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