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第一节 创伤性休克的病因及机制

机体遭受严重创伤后,由于大出血、剧烈疼痛、组织坏死分解产物的释放和吸收、创伤感染等有害。研究证实,创伤性休克时细胞内对缺氧和灌流不足最敏感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在灌流不足20min时线粒体即肿胀,细胞内ATP即减少,以后ADP也减少,能量供应不足,线粒体膜的功能也受损。在创伤性休克的过程中,血小板的作用甚为重要。凝血酶原等)在磷脂表面被局限和浓缩,从而产生大量凝血酶,不断促进纤维蛋白网形成,血小板进一步聚集和VEC表达TF,直至发生DIC。 ......

——《灾难医学理论与实践》
书名:《灾难医学理论与实践》
栏目:灾难医学理论与实践 > 第八篇 危重伤员的救治原则 > 第七十三章 创伤性休克
作者:王一镗 刘中民
参编:V.Anantharaman[新加坡],M.L.Birnbaum[美],M.WayneGreene[加],S.W.A.Gunn[瑞士],LimSweeHan[新加坡]
页码:678-68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