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晶状体的混浊进行分级,主要是迎合白内障手术的需求。在对白内障进行临床诊断中,混浊的分级实际意义不大。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波士顿的Chylack等眼科医师建议使用Locs Ⅱ(lens opacities classification system)/ Locs Ⅲ分级法,利用分析眼前节照片的灰度,将晶状体核的颜色(N:6张片)、皮质(C:5张片)和后囊(P:5张片)的混浊程度分级定义。国内,比较普遍的做法仍然是利用0~4或1~5的数字,按透明、灰绿、灰黄、黄、棕等将晶状体核分级。对于皮质和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