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2﹒外周部位

膀胱、尿道、前列腺、神经节或外周神经均可作为治疗不稳定膀胱的药物作用部位。作用机制是针对与控制膀胱收缩有关的受体和离子通道,例如毒蕈碱受体和L型钙离子通道。其他与神经介质传导及逼尿肌平滑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有关的机制也可作为药物的作用部位。在无神经病变的不稳定膀胱中,发现毒蕈碱性受体数目减少,但其与不稳定膀胱的关系尚不清楚。尽管如此,其在不稳定膀胱中可能有所改变,如膀胱出口导致的不稳定膀胱、神经源性膀胱、特发性不稳定膀胱等。假如这是不稳定膀胱发病的重要机制,那么合成的前列腺素抑制剂治疗不稳定膀胱应是有效的 ......

——《神经泌尿学》
书名:《神经泌尿学》
栏目:神经泌尿学 > 第三篇 神经源性泌尿疾病 > 第十四章 不稳定膀胱 > 第三节 不稳定膀胱的治疗 > 一、药物治疗 > (一)药物治疗的基础
作者:张玉海 赵继懋
参编:马潞林,文建国,王振光,田野,田竟生
页码:327-33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