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四)变异链球菌的研究进展

用遗传学和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技术探讨致龋菌的致病机制,在近年取得很大的进展,其中对变异链球菌毒性因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编码基因结构功能的研究成果最引人注目。2006年笔者参加的一项研究,选择变异链球菌模式株ATCC 25175进行全基因组蛋白的结构基因组学研究,对其重要致龋因子和相关的蛋白进行大规模的克隆表达并进行三维结构的分析。许多学者就血链球菌、变异链球菌的生态关系与牙菌斑生态失调所致的龋病之关系作了广泛的研究,如果通过进一步动物实验、体外试验、流行病学观察深入研究,证实上述观点,将 ......

——《感染微生态学》
书名:《感染微生态学》
栏目:感染微生态学 > 第二篇 感染微生态学各论 > 第十七章 口腔感染微生态 > 第二节 牙体牙髓病 > 一、龋病
作者:李兰娟
参编:康白,熊德鑫,杨景云,方红,邓燕杰
页码:240-246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