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第4节 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是起源于交感内皮组织嗜铬细胞的肿瘤的通称。最早发现的肿瘤在肾上腺髓质,后来在交感神经元组织中也发现了具有相同生物特性的肿瘤。发作时间较长或病情严重者多有恶心、呕吐、视力障碍,胸痛或腹痛,感觉异常或癫痫发作,可出现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等,甚至猝死。1 ﹒血浆儿茶酚胺测定、尿儿茶酚胺测定、尿香草基杏仁酸(VMA)测定有助于诊断。‐甲基对位酪氨酸(α‐methylpara‐tyrosine)为酪氨酸羟化酶抑制剂,能抑制肿瘤合成儿茶酚胺,使血、尿中儿茶酚胺及 ......

——《实用内分泌代谢疾病药物治疗学》
书名:《实用内分泌代谢疾病药物治疗学》
栏目:实用内分泌代谢疾病药物治疗学 > 第11篇 内分泌代谢紊乱所致的心血管病变 > 第4章 内分泌代谢性高血压
作者:孙玉安 段文若 李德爱 宋文宣
参编:孙宝治,王颜刚,栾健,李晓红,申黎艳
页码:614-61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