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一直是防治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奎尼丁应用已近百年,普鲁卡因胺的应用也有50年历史。心律失常应该用预防能力强于不良反应的药物治疗,受体阻断药和胺碘酮为可能的选择,但严重的副作用(尤其是后者)仍然限制其广泛应用,以至于寻找更完美抗心律失常药的企图仍在继续之中。抗心律失常药的缺陷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器械和消融手段应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蓬勃兴起。如果可在临床中观察到该药物对某些常见及严重心律失常具有抑制作用的相关病例,将成为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一大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