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诊断]一、遗传性抗凝血酶缺陷症

抗凝血酶(AT)是血浆中主要的凝血酶抑制剂,并对F Ⅸ a、F Ⅹ a、F Ⅺ a、F Ⅻ a和F Ⅶ a等丝氨酸蛋白酶也有抑制作用。在抗凝药物治疗条件下,仍有较高的发病率,遗传性抗凝血酶缺陷症在25岁以前发病的严重程度较蛋白C缺陷症和蛋白S缺陷症者重。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存在着随年龄增高的趋势,但是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抗凝血酶缺陷症的血栓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女性的AT活性保持稳定,不因年龄增加而改变,而男性的AT活性在50岁之后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从而导致抗凝血酶缺陷症的血栓发生率增加。从鉴别诊断的目的来 ......

——《实用检验医学.上册》
书名:《实用检验医学.上册》
栏目:实用检验医学.上册 > 第二篇 临床检验篇 > 第十一章 出血和血栓性疾病检验诊断 > 第六节 遗传性血栓性疾病检验诊断
作者:丛玉隆
参编:王鸿利,丛玉隆,仲人前,吕建新,周新
页码:265-267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