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第四节 如何防止精神因素促发心脏疾病

又称精神治疗,是医务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其言语、表情、举止行为并结合其他特殊的手段来改变患者不正确的认知活动、情绪障碍和异常行为的一种治疗方法。心理治疗与药物、手术和理疗一样具有治疗作用。每一位医务人员在与患者的整个交往过程中,总在有意或无意地施加心理影响,并对患者的疾病起到一定的(有时甚至是主要的)治疗作用。心理治疗:由于一些患者以心脏的躯体症状就诊,因此要有充分的依据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并以较好的医疗质量治疗已知的心血管疾病。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小组跟踪治疗了100名患者,一年之后,接受认知疗法 ......

——《心脏病学》
书名:《心脏病学》
栏目:心脏病学 > 第九篇 心血管病与其他系统疾病 > 第76章 精神因素与心血管病
作者:曹林生 廖玉华
参编:程龙献,卢永昕,王朝晖,曾秋棠,曹林生
页码:1031-1032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